■本报评论员黑马配资网
自8月18日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后,市场在近几日持续升温,继续在百万亿元市值之上运行。截至8月25日收盘,上证综指报收3883.56点,续创十年来新高。深成指、科创板指、创业板指同样持续走高。
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迈入新阶段,这一数值反映的不仅是规模的突破,更是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、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的体现;既反映了中国经济体量跃升,更体现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。
多个数据指标佐证了A股市场的变化。
其一,8月22日,A股市场见证了一场资本结构的深刻变革。电子行业总市值突破11.54万亿元,首次超越长期占据榜首的银行业,成为中国股市市值最大的板块。这一变化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跃升,更标志着中国经济驱动力的实质性切换——从传统经济走向科技创新。
更重要的是,电子行业市值登顶A股,不只是一个时代的注脚,更是新篇章的开始。随着国产芯片在性能、生态端的持续突破,以及全球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,中国科技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。可以预计,中国科技产业的上市公司市值会进一步增加。
展开剩余63%其二,资金流入持续增加。相关数据显示,北向资金成交额年内首次突破3000亿元。8月15日,北向资金成交额达到3104.36亿元,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。与此同时,今年以来A股开户数快速增加。上交所数据显示,2025年7月,A股新开户数合计196.36万户,同比增长70.54%;前7个月A股新开户数合计1456.13万户,同比增长36.88%。外资同样持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。随着2025年中国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,进一步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,拓宽投资范围,提升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和灵活度,近期,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发布对中国市场的观点和研报,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。摩根资产管理在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》中指出,中国资产仍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;渣打银行在《2025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》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“超配”评级;高盛此前发布研报,维持对中国股票“增持”立场。
其三,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撑。通过深化注册制改革,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%,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通道,形成科技—资本良性循环,进一步奠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的底色与底气。
其四,稳市政策“组合拳”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。包括常态化稳市机制、分红回购新规、市值管理等政策,促使上市公司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并强化投资者回报。日前,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.4万亿元,较2023年度增长9%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。有9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,33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,61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。
总之,A股市场突破百万亿元市值,不仅体现了市场规模的量级跨越,也体现了中国经济驱动力的巨大变化,更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。
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黑马配资网
发布于:北京市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